1 月 30 日,據德國《商報》等多家媒體報道,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品牌推遲為 2026 年底設定的 6.5% 的利潤率目標,目前已將其盈利目標推遲 3 至 4 年,且有知情人士表示,大眾汽車品牌將加大裁員力度。
早在 1 月 8 日,《央視新聞》報道稱,大眾汽車董事會成員基利安(Gunnar Kilian)對媒體表示,大眾汽車管理層將在 2030 年前總共減薪 3 億歐元(約合 22.82 億元人民幣),其中董事會成員減薪幅度更大。
在此之前的 2024 年 9 月 2 日,大眾汽車計劃關閉兩家德國工廠,涉及大眾集團主要乘用車品牌,此后還宣布將終止一項持續(xù)超 20 年的就業(yè)保護協(xié)議,該協(xié)議原本承諾直至 2029 年都不會裁員但現在將提前在明年年中結束,也就是從 2025 年中旬開始,大眾汽車就可以進行裁員。同年 10 月和 11 月,大眾汽車裁員關廠事件持續(xù)發(fā)酵,甚至爆發(fā)員工大規(guī)模罷工。該事件爆發(fā)后,大眾汽車集團與工會間先后進行了共計五輪談判,一直持續(xù)到 12 月 20 日,大眾汽車集團才宣布,集團與工會在第五輪談判中達成一致協(xié)議。彼時,消息稱,雖然大眾汽車集團不會立即關廠裁員,但未來大眾汽車將進行大革新,包括削減超 70 萬輛的產能,到 2030 年裁員超 3.5 萬人等,約占員工總數四分之一。同時,大眾汽車表示集團在談判中有三個優(yōu)先事項,包括減少德國工廠的過剩產能、降低勞動力成本、將開發(fā)成本降低至具有競爭力的水平。對此,工會方面表示同意。由此,大眾汽車勞資雙方談判才達成一致協(xié)議。
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車高速發(fā)展的時代大眾汽車并不占據優(yōu)勢,這是其市場份額受到嚴重擠壓的原因之一,而在過去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長期占據領先地位。從大眾汽車在純電車市場的表現來看,當前大眾汽車仍未有能拿得出手并且具備競爭力的純電車產品,這也是大眾汽車集團銷量有所下滑的原因之一。數據顯示,2024 年大眾汽車純電動汽車銷量 74.48 萬輛,同比下滑 3.4%,其中在美國的銷量跌幅最大,同比下滑 30.5% 至 4.94 萬輛;而在中國市場,雖然大眾汽車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 12.0% 至 20.74 萬輛的,但相比主流車企仍有較大的差距。
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,當前大眾汽車車市中仍然保持有一定的競爭力,但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已成為汽車行業(yè)未來發(fā)展中無法扭轉的趨勢,這也意味著大眾汽車必須加速電動化轉型進程才能跟隨市場的步伐。
汽車行業(yè)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
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
汽車人的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