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大的危機,只要回到一線就一定有辦法。今天,"2025 新春特輯 - 經(jīng)營篇的 3 篇文章將帶大家回到一線,共同探討門店經(jīng)營的解決方案,包括如何修煉基本功,如何降本增收等等。
本文為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 2024 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(jié)上的演講回顧,賈總和大家分享了不少新思考,包括 " 危機來了,就該回到一線去苦練基本功 ",以及 " 保利潤率比保增長率更重要 " 等等。
本文為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 "2024 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(jié) " 上的演講實錄,紅餐網(wǎng)整編發(fā)布。
親愛的餐飲同行朋友們,大家好。這次品牌節(jié)的主題是 " 聚力 · 共好 ",我講講我對如何聚力、如何共好的一些思考。
我 1988 年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,在 89 年底和 90 年初的時候,餐飲業(yè)也出現(xiàn)過整體下滑的情況。當時,我在臨河開的一家店曾有一天營業(yè)額是零,為什么呢?當時處于反腐敗時期,我們又是高檔餐廳,所以有電視臺的記者拿著攝像機在餐廳門口,等著看哪個官員來吃飯。我們在臨河只有兩家高端餐飲店,由于規(guī)模小,雖然整體生意下滑嚴重,但很快也能挺過去。
隨后到來的危機是兩次疫情,一次是 2003 年的非典,第二次是新冠,屬于不可抗力。像 2024 年這樣大幅度生意下滑的現(xiàn)象,在我做餐飲的 36 年里是第一次遇到。在此,我有一些判斷和思考與大家分享。
要判斷我們遇到的是什么危機,首先要思考我們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。我們遇到的是供給過剩,需求不足的危機。
餐飲行業(yè)能夠反映出各行各業(yè)的狀態(tài)。這次的生意下滑現(xiàn)象從 2023 年 9 月陸續(xù)開始顯現(xiàn),2024 年過年時人們以為會有好的恢復,但也一直沒完全恢復。與此同時,供給并沒有明顯減少,尤其是 2023 年,餐飲業(yè)處于集中開店、到處搶鋪的狀態(tài)。
作為餐飲人,市場需求的不足我們左右不了,但我們可以管理供給。我們可以讓頭腦更冷靜一些,克制一些,少開一些店,以此來調節(jié)供給。
如今,許多餐飲品牌和企業(yè)都遇到了生意下降 10%-30% 的問題。當然也有部分企業(yè)實現(xiàn)了同比增長,那是因為他們自己做得好,趕上了需求,或者市場合適。
至于這次危機要持續(xù)多長時間,大家要有一個清醒的判斷。任何一次危機都不會很快過去,就像季節(jié)更替一樣,春種、夏養(yǎng)、秋收,在我們北方,冬天就不干活了,也叫 " 貓冬 ",冬天總是要過去的。在此期間,不掙錢的、現(xiàn)金流為負的店要堅決關掉,我們西貝就是這樣做的。
怎么才能共好?就是讓供給現(xiàn)在的需求適配。只要能夠把供給管理好,每家企業(yè)都會活下來;此時此刻,活下來才是關鍵。
當餐飲需求增長的時候,多開店、搶地盤、上規(guī)模的絕對是英雄,因為搶的是增量;但是當需求不增長的時候,還要搶生意,那么我們搶的就是兄弟姐妹的生意,甚至是自己的生意。
如果一個連鎖品牌在一個城市開三家店正合適,結果開了五家,五家店就會分化掉原來三家店的客流;此外,店開多了導致人力、房租等各項成本的增加,攤下來可能從能掙錢變成不掙錢,不掙錢變成現(xiàn)金流為負,整體生存不下來。
西貝在內蒙古做了很多有影響力的大店、高端店,部分店今年的生意下滑了 30%,現(xiàn)金流變負了,那么該關就關掉。也許過個三年,需求迎來增量,該開還得開。如果有品牌活得不錯,有充足現(xiàn)金流,團隊也不錯,建議還是克制一下。
保利潤率比保增長率重要。" 做好 "" 做久 " 和 " 做大 ",這幾個指標有一個排序,我們現(xiàn)在要把做好排第一,把做長久排第二位,把做大做強往后排,把生存能力放在第一位。
怎么才能活得好?只有一個辦法,練內功。
這時候一定要把我們的生存能力、活得好的能力排在第一位,怎么才能活得好?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練內功。
西貝內部經(jīng)常講的 " 三現(xiàn) "" 三真 ",是指現(xiàn)場、現(xiàn)物、現(xiàn)實,真問題、真原因、真辦法。
什么是真問題、真原因、真辦法?首先,找原因要找準。我們經(jīng)常找外部原因,但其實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,往往在自己身上。另外,應對方法一定要非常具體。
最重要的還是回到基本功上。什么是基本功?西貝內部有句話:" 苦練基本功。只練基本功。管它成不成功。" 但是還有另一句:" 苦練基本功!只練基本功!怎么可能不成功!"
九毛九的管總曾說,干餐飲超過 10 年的都是好人。餐飲行業(yè)要求我們誠心誠意對待顧客、對待員工,要愿意付出辛苦,愿意服務他人,來換取顧客對我們的支持—— " 好再來 "。
就像人與人相處一樣,不是好人就沒有朋友,沒有朋友怎么開飯店呢?開餐廳也是一樣的道理,要把每件事做好,把每道菜做好,把每個人對待好,這樣才能有回頭客;對員工也是如此,如果對員工不好,那就面臨著人員流失,人不穩(wěn)定,還怎么把生意做穩(wěn)定?
餐飲講究勤行。辛苦在哪?在非常具體的基本功上。我在行業(yè)內 36 年,經(jīng)歷了一波又一波的起起伏伏,多次洗牌,現(xiàn)在還能堅持在潮頭上的 10 年以上老品牌不多了,20 年以上的更少,30 年以上的鳳毛麟角。從潮頭退下的根本原因,是基本功不行,手藝不精。
回到我們的主題——聚力 · 共好。有更好之心,還要有更好之力,要有更好的行動。
餐飲其實是一個特別難的行業(yè)。人們都認為開飯館容易,其實是入門容易,升段難。就像下圍棋一樣,半小時就能教會,但要從業(yè)余變專業(yè),一段一段往上升。升段很難做好,需要綜合能力。
做了 36 年餐飲,我的親身感覺是:天天學習,學新技術、老能力等等,但還總覺得自己本事不夠。這就是行業(yè)的魅力。
另外,雖然餐飲行業(yè)很大,但企業(yè)規(guī)模都很小,能做 1% 的就已經(jīng)是頭部了。西貝 2023 年營收超過 60 億元,在行業(yè)里只占千分之 1.5。
所以,如果想要更好,就是不光為了我好,也要為了你好,為整個行業(yè)好。在同一條街上開 10 家店,大家的品類不一樣,產品、特色也都各不相同,每家店都會有生意做。當然,這條街上還是會有頭部,他家的生意最好;另一家生意沒那么好,但依然能夠活著,因為它提供了有效供給。大家各具特色,這樣的生態(tài)才能實現(xiàn)共生共好。
熬過了冬天,就是春天。謝謝大家!
★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