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京東的 " 送禮 " 功能體驗到底如何?與淘寶、微信的送禮又有什么區(qū)別呢?對此,雷科技做了一個簡單的體驗。
想要在京東買東西送給別人,除了在送禮專區(qū)選購商品外,也可以直接搜索你想送的東西,然后點進去看看頁面下方是否有「送給 TA」的按鍵,如果有就證明這款產(chǎn)品支持 " 送禮 " 服務(wù)。
京東還支持隱藏商品信息,如果勾選這個選項,那么點開收禮小程序時就不會看到具體的禮品信息,只會看到祝福語,給你的新年禮物保持一點神秘感。除了單對單的送禮,京東還支持 " 群送禮 ",在左下角的禮物清單中可以選擇多份禮品合并贈送。
顯然,各大電商平臺都不約而同地盯上了春節(jié)檔,并且祭出了比以往更吸引用戶的活動和功能,所以我們擁有了三個不同平臺的「送禮」功能,那么哪個平臺的體驗最好呢?
從時間上來看,微信顯然是第一個推出送禮功能的平臺,雖然微信小店的體量不如京東、淘寶等傳統(tǒng)電商平臺,但是憑借微信在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中的統(tǒng)治級地位,其用戶體量仍然十分可觀。
自微信送禮功能灰度測試開始,我們就已經(jīng)在關(guān)注這個功能,并且做了一期專門的體驗報道。總體來看,微信送禮的體驗其實并不差,有專門的下單頁面和禮品頁面,UI 設(shè)計也簡潔明了,單就功能本身并沒有太多的槽點。
而在微信送禮發(fā)布后不久,淘寶也更新了類似的功能,只不過相對而言就 " 簡陋 " 了不少,下單頁面的 UI 與普通頁面幾乎一樣,只是中間加了個填寫祝福語的文字框。然后,你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讓好友收到你的禮物:1、復(fù)制口令并發(fā)送給他;2、下載一個帶二維碼的紅包頁面并發(fā)送給他。
最后就是京東了,具體的 UI 設(shè)計和體驗我們在上一個章節(jié)都聊過了,所以這里也就不再重復(fù),所以就談一下個人在使用過程中觀察到的一些問題和特點。首先是支持送禮的商品難以甄別,在搜索結(jié)果里并沒有明確標識,需要逐個點擊進入商品頁面才能確認是否支持。
根據(jù)小雷的測試,多數(shù)自營商品都支持 " 送禮 ",不過價格越低支持的概率也越低。比如巧克力類目中,22 塊的健達巧克力就支持,而 11 塊的瑞士三角牛奶巧克力則不支持。此外,日用百貨的支持率也較低,諸如垃圾袋、掃把之類的日用品也基本不支持該功能(很合理,畢竟誰送禮送垃圾袋的)。
不過大多數(shù)送禮時常見的品類,京東都有對應(yīng)的商品支持,所以整體來說并沒有造成太多的麻煩,就是如果可以在搜索列表中就標注出是否支持送禮,那么就可以節(jié)省很多挑選的時間和步驟。
此外,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優(yōu)點——京東物流,除了春節(jié)期間不停運外,京東物流還支持選擇固定時間派送,也是目前三個平臺中唯一一個,送禮功能支持收禮方自選送達時間的平臺,加上京東物流送貨上門的慣例,對于收禮方來說體驗顯然要比普通快遞好得多。
既然聊到物流,那么就不得不提到春節(jié)停運的問題了,不少快遞會在 22 號左右開始逐漸停運,到了春節(jié)期間,估計只有順豐、京東物流還在運作,再考慮到商家放假等因素,京東的優(yōu)勢恐怕會更大。
再加上京東送禮在 UI 界面和功能方面的完善表現(xiàn),個人認為是目前三個平臺中體驗最佳的,如果支持的商品種類可以更多一些的話,那么就完美了。
拼多多當年瘋狂的 " 砍一刀 " 玩法,算是將社交裂變影響力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,進而也成就了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電商平臺。國內(nèi)的各大電商平臺雖然都一直在嘗試通過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進行生態(tài)裂變,但是也一直難以取得顯著成效,歸根結(jié)底,線上購物其實是一件相對「私人」的活動,很多時候你并不需要別人參與進來。
至于電商直播等,實際上也是主播與觀眾之間的 " 單對單 " 業(yè)務(wù),你很難說自己與同處直播間的一堆觀眾是 " 好友 " 關(guān)系,考慮到一些限時限量產(chǎn)品的存在,或許稱之為競爭關(guān)系還更準確一些。
所以,如何增加自己在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中的聲量,一直都是電商平臺所頭疼的問題,現(xiàn)在或許他們已經(jīng)找到了一個暫時的答案——送禮。中國人在很多時候都會送禮,紀念日、節(jié)日、生日,再或者你就是單純想給朋友送一個偶然看到的小玩意,這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。
但是過去的送禮一般就兩種方式,一種是你收到快遞后,親自拿給朋友;另一種是填上好友的地址信息,讓對方直接接收快遞。不管是哪種方式,收禮方都是沒有什么參與感的,而且也不會對購物的平臺有什么印象(除非快遞把商品弄壞了)。
那么是否可以利用這種好友間的互動,來作為電商平臺的宣傳呢?然后就有了「送禮」,雖然從流程上來看,這個功能是在做 " 加法 " 而非 " 減法 "(增加了收禮方的互動),卻也讓整個過程更具有 " 儀式感 ",而對于中國人來說 " 儀式感 " 是很重要的,會直接影響其對某件事的看法。
那么,在這種情況下,一個能夠?qū)ⅰ杆投Y」功能做好,并且可以給收禮方帶來更好體驗的平臺,無形中就在其心中建立起一個印象標簽。比如說你通過京東送禮,那么朋友在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禮物,如果他之前很少使用或沒有使用過京東,就大概率會被送貨速度驚訝到,進而對京東平臺有了初步的好印象。
當用戶通過「送禮」功能來維系感情時,電商平臺其實也在借助用戶的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拓展自己的影響力,讓更多的人知道:" 原來還有這樣的電商平臺 "。老實說,微信送禮就已經(jīng)成功完成了這個任務(wù),讓許多人都知道微信小店這個平臺的存在,就算是小雷,在此之前的記憶都還停留在公眾號自建的商城小程序中。
通過送禮等功能來進行社交裂變,顯然成為電商平臺內(nèi)卷之下的新戰(zhàn)線,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元的使用場景和更豐富的互動體驗。對于電商平臺而言,送禮功能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流量,更是一次重新定義消費場景和強化用戶品牌印象的機會。
美國當?shù)貢r間 1 月 10 日,CES 2025 落下帷幕,雷科技第二次派出官方報道團,對 CES 進行立體無死角的報道,一共輸出 41 條內(nèi)容,內(nèi)容整體超過 10 萬字,涵蓋了 AI 硬件新物種、AI 電視、AI 家電、AI 眼鏡、AI PC、AI+AR、智能清潔、AI 芯片、AI PC、教育硬件、AI 汽車、智能配件、可穿戴、AI 機器人、AI 耳機、智能鏡、AI 存儲等領(lǐng)域。歡迎全網(wǎng)搜索 " 雷科技 CES" 獲取一手報道,洞見 AI 硬科技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