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一级黄片视频_精品无码免费成a人片_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_日韩精品亚洲精品无码专区

關(guān)于ZAKER 合作
漲姿勢 01-29

一般認(rèn)為,《白蛇傳》的源頭是《西湖三塔記》這樣的話本故事

@九之尾:蛇年說蛇,《白蛇傳》是不能不提的話題。作為民間傳說的白蛇故事,其源頭在《西游記》中有提起,白素貞實際上是孫悟空失散多年的妹妹。這個民間故事的核心元素,不是白蛇與許仙這種超常規(guī)的愛情,甚至不是有道高僧降服妖怪的常見套路,而是水漫金山這個洪水神話的母題 —— 白蛇的本來身份是水怪。

一般認(rèn)為,《白蛇傳》的源頭是《西湖三塔記》這樣的話本故事:…… 只見卯奴變成了烏雞,婆子是個獺,白衣娘子是條白蛇。奚真人道:" 取鐵罐來,捉此三個怪物,盛在里面。" 封了,把符壓住,安在湖中心。奚真人化緣,造成三個石塔,鎮(zhèn)住三怪于湖內(nèi)。

這其實是一種非常 " 地方 " 的民間故事,用來解釋西湖三塔的由來,這種類型故事在各地都有。在這個故事里,并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糾紛,白蛇成精,食人血肉,而后被高人降服,這就是最常見最基本的 " 志怪 "。三言二拍里有一篇《白娘子永鎮(zhèn)雷峰塔》,對這個故事做了進(jìn)一步演繹,青魚精小青和金山寺高僧法海都出現(xiàn)了。魯迅《論雷峰塔的倒掉》一代名文,說明白蛇故事在民間有廣泛而深厚的基礎(chǔ)。從一個套路的志怪故事,演變?yōu)楸幻耖g廣泛接受的傳說,其中的關(guān)鍵,是民間本身就已經(jīng)存在的集體記憶,也就是對洪水神話的集體無意識。依托這個集體無意識,把民間原本的洪水神話移花接木,嫁接到白蛇故事中來,才讓它流行和普及開來。這個洪水神話,涉及到孫悟空的原型。

孫悟空在假西天小雷音寺遭遇黃眉大王,對他的布袋束手無策,幾番請來的救兵都被布袋裝走,請來請去請到了 " 昔年曾降伏水母娘娘 " 的泗洲大圣國師王菩薩,這個名號怪異的菩薩對前來請救兵的悟空說:" 你今日之事,誠我佛教之興隆,理當(dāng)親去,奈時值初夏,正淮水泛漲之時,新收了水猿大圣,那廝遇水即興,恐我去后,他乘空生頑,無神可治。今著小徒領(lǐng)四將和你去助力,煉魔收伏罷。"

這一段,我稱之為 " 孫悟空回娘家 ",因為這里的水母娘娘也好,水猿大圣也罷,其實都是孫悟空自己的原型。

孫悟空的原型,一直有 " 進(jìn)口說 " 和 " 國產(chǎn)說 " 兩種說法。" 進(jìn)口說 " 由胡適發(fā)端,認(rèn)為孫悟空是受了印度神猴哈曼奴的影響而創(chuàng)造出來的;" 國產(chǎn)說 " 則以魯迅為代表,認(rèn)為孫悟空的原型是中國古代神話里的淮河水怪無支祁?;春恿饔蛩地S沛,河脈眾多,再加上黃河又時有奪淮河入海的災(zāi)害,所以淮河沿岸一直不乏各種洪水神話傳說。

唐李肇《國史補(bǔ)》:楚州(今江蘇淮安)有漁人,忽于淮中釣得古鐵鎖,挽之不絕,以告官。刺史李陽大集人力引之。鎖窮,有青獼猴躍出水,復(fù)沒而逝。后有驗《山海經(jīng)》云:" 水獸好為害,禹鎖于軍山之下,其名曰‘無支奇’。"

唐李公佐《李湯》:有漁人夜釣于龜山之下…… 見大鐵鎖,盤繞山足…… 鎖之末見一獸,狀有如猿,白首長臂,雪牙金爪,闖然上岸,高五丈許,蹲踞之狀若猿猴。…… 禹理水,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,…… 形若猿猴,縮鼻高額,青軀白首,金目雪牙,頸伸百尺,力逾九象,搏擊騰踔疾奔,輕利倏忽,聞視不可久…… 庚辰以戟逐去,頸鎖大索,鼻穿金鈴,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。

在宋元明的多種小說、戲曲中,齊天大圣家族里都有這么一個興風(fēng)作浪的水怪。

宋代話本《陳巡檢梅嶺失妻記》:且說梅嶺之北有一洞,名曰申陽侗,洞中有一怪,號曰白申公,乃猢猻精也。弟兄三人:一個是通天大圣,一個是彌天大圣,一個是齊天大圣,小妹便是泗洲圣母。

元代楊景賢《西游記雜劇》第三出第九回《神佛降孫》,孫行者出場開門見山便道:小圣弟兄姊妹五人,大姊驪山老母,二妹巫枝祗圣母,大兄齊天大圣,小圣通天大圣,三弟耍耍三郎。喜時攀藤攬葛,怒時攪海翻江。

同時代的《二郎神鎖齊天大圣》雜劇也有異曲同工的一段自我介紹:吾神乃齊天大圣是也…… 吾神三人,姊妹五個:大哥哥通天大圣,吾神乃齊天大圣,姐姐是龜山水母,妹子鐵色獼猴,兄弟是耍耍三郎…… 姐姐龜山水母,因水淹了泗州,損害生靈極多,被釋迦如來擒拿住,鎖在碧油壇中,不能翻身。

龜山水母之 " 龜山 ",便是李肇《國史補(bǔ)》中的 " 軍山 ";巫枝祗圣母之 " 巫枝祗 ",便是 " 無支奇 ";《二郎神鎖齊天大圣》雜劇里還有一個妹子喚作鐵色獼猴,也就是《國史補(bǔ)》中的 " 青獼猴 ",鐵色便是青黑色。魯迅先生力主這洪水神話里獼猴樣貌的水怪無支祁,便是孫悟空的原型。他在《中國小說史略》中說:" 明吳承恩演《西游記》,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于孫悟空。"

唐朝初年,西域一位名叫僧伽的僧人來到中原,停駐泗州(今天的江蘇盱眙)弘揚(yáng)佛法。傳說他曾顯示種種神跡,還有人親見他顯化十一面觀音相,上自天子下至百姓,所有人都相信他是觀音的化身,稱他為 " 泗州大圣 "。由于他的神通廣大和信眾的信仰深切,便把大禹降服無支祁的神話附會到他的身上,說成是他用鐵索把無支祁鎖到山下:

宋王象之《輿地紀(jì)勝》:水母洞,在龜山寺,俗傳泗州僧伽降水母于此。

宋朱熹《楚辭辨證》:如今世俗僧伽降無之祈、許遜斬蛟蜃精之類,本無稽據(jù),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實之。

宋羅泌《路史》:昔李公佐得《古岳瀆經(jīng)》…… 禹理水,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…… 釋氏乃以為泗州僧伽之所降水母。
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》:泗州塔下,相傳泗州大圣鎖水母處。

前文說孫悟空搬救兵,找到泗州大圣國師王菩薩。這位名目奇怪的菩薩,其原型,就是僧伽。" 大圣國師王菩薩 " 這個名號雖然不倫不類,卻無一字無來歷:僧伽曾被唐中宗尊為國師,在泗州建普光王寺,民間往往稱呼他為普照光王、泗洲大圣、觀音菩薩。并且,這位高僧對于觀音信仰在中土的流行,起到了巨大的推進(jìn)作用。因為僧伽被附會為觀音,所以后來的民間傳說與戲曲等,又進(jìn)一步把鎖鎮(zhèn)無支祁的神祇附會為觀音。比如明末清初的著名小說《梼杌閑評》開頭第一回便是這個故事:

那淮瀆之中,有一水怪,名曰支祁連,生得龍首猿身,渾身有四萬八千毛竅,皆放出水來,為民生大害。禹命六丁神將收之,鎮(zhèn)于龜山潭底,千萬年不許出世。至唐德宗時,五位失政,六氣成災(zāi),這怪物因乘戾氣,復(fù)放出水來,淹沒民居。觀音大士憫念生民,化形下凡收之,大小四十九戰(zhàn)…… 化為飯店老嫗,…… 將鐵索化為切面與他吃…… 遂鎖住了肝腸…… 仍鎖在龜山潭底,鐵索繞山百道,又于泗州立寶塔鎮(zhèn)之。

—— 你看,這也是解釋泗州塔的來歷的民間故事,是不是和《西湖三塔記》很像。

京劇的傳統(tǒng)劇目中有一出著名的《泗州城》,演繹的是淮河水母貪戀泗州知州之子書生(或作狀元),贈以避水之珠,又因其父的阻撓,一怒之下水淹泗州城,最終被觀音降服,鎮(zhèn)壓在龜山之下。這個劇目后來被改編為《虹橋贈珠》,結(jié)尾也被改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團(tuán)圓結(jié)局,至今仍在上演。而這座著名的泗州城,也終于因為淮河的洪水,淹沒在了洪澤湖的湖底。

大禹降服無支祁鎮(zhèn)壓在龜山之下,僧伽或觀音降服水母娘娘鎮(zhèn)壓在泗州塔下,法海降服白蛇鎮(zhèn)壓在雷鋒塔下,削剪細(xì)枝末節(jié)的元素,細(xì)細(xì)抽繹《白蛇傳》的故事情節(jié),其模式與水母神話相同,都是水怪貪戀人間男子,被阻撓后發(fā)動洪水淹沒人間,最后被高僧降服。整個故事的核心,乃是水淹泗州或水漫金山,而這個核心元素的淵源,便是無支祁的洪水神話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《白蛇傳》故事就是無支祁神話的翻版,是同一個故事在不同地域的演繹,是淮河水怪被移植嫁接到長江流域后掀起的另一場風(fēng)浪。

有網(wǎng)友說,我至今不能夠原諒白素貞,兩條四川的蛇,為了浙江男人,水淹我江蘇人。雖然是開玩笑,卻提到了一個關(guān)鍵問題,就是為什么洪水會發(fā)在江蘇,這里面的關(guān)鍵地標(biāo),就是金山寺。說起來,杭州多的是古剎名寺,為什么都不去淹,偏偏從遙遠(yuǎn)的金山寺請來法海?

白居易的一首小詞說明了這個故事傳播的脈絡(luò):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洲古渡頭,吳山點點愁。汴水,就是隋唐大運(yùn)河的通濟(jì)渠,從開封一路向東南到宿州入淮河,并且向下延伸一段到盱眙。泗水,發(fā)源于山東曲阜,向南流經(jīng)徐州于淮安入淮河。在盱眙和淮安之間,就是廣袤的洪澤湖。南宋末年,黃河奪泗入淮,再奪淮入海,泥沙淤積,入海水道河床越來越高。清朝時京杭運(yùn)河淤積,為了保證大運(yùn)河航行,便引黃濟(jì)運(yùn),打通黃河和洪澤湖。黃河水先入洪澤湖,然后再出海。之后洪澤湖便快速淤積,湖面擴(kuò)大,水位變淺。湖堤越修越高,洪澤湖終成懸湖," 堰堤大有建瓴之勢,城郡更出釜底之形 "。不斷加高洪澤湖大堤,導(dǎo)致洪澤湖水位上漲,泗州城終被淹沒。可以說,洪澤湖就是因為洪水而形成的湖。

淮安繼續(xù)向南的一段運(yùn)河古稱山陽瀆,到達(dá)揚(yáng)州溝通古邗溝直抵長江。汴水泗水匯流入淮河,經(jīng)運(yùn)河流到瓜州古渡頭,瓜州,就是揚(yáng)州。而瓜州古渡正對著的,就是長江江心的金山寺。

相對于淮河流域的水患,錢塘江下游的杭州,可以說是沒見過洪水 —— 這就是為什么《西湖三塔記》沒有辦法寫入洪水或水患相關(guān)的情節(jié),也是為什么《白蛇傳》故事的高潮水漫,必須借由金山寺這個錨點來完成。留存在淮河流域 —— 尤其是皖北、蘇北人民記憶深處的洪水憂患,經(jīng)由交通大動脈的運(yùn)河,傳遞到長江流域,選擇了金山寺這個地標(biāo)。白居易《長相思》" 吳山點點愁 " 的吳山,便橫亙在錢塘江與西湖之間。但這湖光山色之中,是沒有洪水留存的空間的,《白蛇傳》的故事便不得不回溯至金山寺,請來法海。所以前文說,《白蛇傳》的流行與普及,是基于淮河流域人民對洪水痛苦記憶的集體無意識。

從故事的淵源與傳承關(guān)系上說,白素貞正是孫悟空的妹妹,他們本是無支祁神話的 " 花開兩朵 ",卻在 " 各表一枝 " 的路上越走越遠(yuǎn)。魯迅考證了孫悟空與無支祁的傳承關(guān)系,卻又在《論雷峰塔的倒掉》一文里,對 " 偏要放下經(jīng)卷,橫來招是搬非 " 的法海和尚極盡嘲弄。法海和尚的原型乃是僧伽和尚,再上而溯之,可以追到觀音與大禹,降妖伏魔,為天下蒼生平除水患,原是不該遭受 " 活該 " 的嘲弄的,但頗符合一直以來底層民眾對權(quán)威的黑化和顛覆思路。

相關(guān)標(biāo)簽

最新評論

沒有更多評論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