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?shù)貢r間 23 日,悉尼皇家植物園的巨魔芋(Amorphophallus titanum)開放。這是該園時隔 15 年再次有 " 尸花 " 盛開,不僅吸引當?shù)厝舜笈砰L龍,只為一睹芳容一聞臭味;通過 24 小時的網(wǎng)絡(luò)直播,這株被取名為 Putricia 的魔芋更成為了全球網(wǎng)紅。
巨魔芋開花到底是什么味道?人們觀賞的其實并非它的花,那又是魔芋的什么呢?
注:本文部分資料整理自紫鷸《巨魔芋,為什么稀奇?》一文。
關(guān)于巨魔芋種加詞的意義,"titanum" 來自于 Titan 泰坦巨神,為 " 巨大的 " 之意。屬名則應(yīng)該是對魔芋屬塊莖形態(tài)的描述,"Amorpho" 來源于古希臘語 "amorphos",意為無固定形狀的;"phallus" 在希臘語的詞根是 " 腫大,腫脹 " 的意思,在現(xiàn)代語境中它通常是 X 莖的代稱……
不止塊莖個頭驚人,巨魔芋的葉子也是巨大。所有魔芋屬的植物,都只有一枚葉子長在塊莖上:這是一枚分了很多叉的復(fù)葉。對巨魔芋來說,這葉子長得像一棵小樹。葉柄通常高 3-4 米,葉片直徑超過 5 米,覆蓋面積超過 20 平方米。
不過,讓巨魔芋聞名于世的原因,是它擁有世界植物中最大的花序。花序開放時,佛焰苞內(nèi)側(cè)和肉穗呈絳紅色,使整個 1 米多高的花序看上去像個有著巨大傷口的動物軀體,里面散發(fā)出刺鼻的尸臭,并且還能維持著大約 36 攝氏度的 " 尸體余溫 "。對于熱愛腐肉但又沒有足夠的腦細胞辨別腐肉真假的麻蠅(Sarcophagidae)和埋葬甲(Silphidae)來說,這是無法抵御的誘惑。因此它們在自己欲望的驅(qū)使下,做了巨魔芋花的傳粉者。
為什么說花序而不是花?因為巨魔芋的單朵花極小,這個龐然大物是由幾百朵小花組成的花序以及佛焰苞組成的。
為了方便下文的解說,先看一張講解圖:
肉穗花序(spadix)是指 " 肉穗 " 加上佛焰苞的整個花序。天南星科的植物普遍具有肉穗花序。佛焰苞(spathe)是指包裹 " 肉穗 " 的那一枚苞片,這個特化的苞片代替花瓣起到為花吸引傳粉昆蟲的作用。肉穗的上部是一個碩大而醒目的附屬器(appendix)。在 " 肉穗 " 的基部,真正的花特化為(上方的)雄花(maleflower)和(下方的)雌花(femaleflower)。雄花的被片(花瓣 + 萼片 = 被片)和雌蕊(心皮)退化,只剩雄蕊;同時雌花的雄蕊和被片退化,只剩雌蕊(carpels)。在天南星科(Araceae )最原始的類群中,花序上的花都是兩性的,且不分上下。而特化的兩性花可以更好地避免自花授粉(self-pollinating)。
之后是各部分分解圖:
巨魔芋的另一大特點,就是它的可怕味道。之前北京植物園巨魔芋 " 三胞胎 " 盛開,第一朵花開到第二天的時候我跑去看的,雖然味道已經(jīng)沒有第一天那么嚴重了,我還是被熏得鼻腔過敏,感覺鼻腔內(nèi)部全腫起來,一晚上都消不下去,就像嗆了水或者感冒了一樣。
對于它的味道的描述,維基百科說的極其的委婉:‘ which is reminiscent of the smell of a decomposing mammal ’," 使人聯(lián)想起分解中的哺乳動物 "。無力吐槽啊摔!明明就是死臭魚 + 廁所味!總之讓人無法忘懷。但是沒有聞到的也沒必要覺得遺憾了,千萬不要覺得這是什么 " 尸香魔芋 " 會散發(fā)出濃郁的惡劣的尸體味,要說多臭的話還真沒那么臭,要不我也不會一天跑到那里去聞一晚上,過了幾天又去聞了一晚上 ......
極長的附屬器的作用這時就體現(xiàn)出來了。附屬器的上端溫度可以比室溫高出好幾度,造成附屬器 " 柱子 " 的上端周圍形成了低壓,把佛焰苞最基部產(chǎn)生的臭味通過對流強行輸送到外面,使臭味傳得更遠。
之后簡單說一下花的傳粉機制。第一天傍晚開花時,巨魔芋會先打開它的雌花(其實就是張開柱頭),而這時雄花是不開放的(也就是花藥不開裂,工作人員稱之為 " 破壁 ")。第二天雌花活性減退,雄花開始準備破壁。當?shù)诙伍_花(也是在傍晚)之后幾個小時內(nèi),雄花才完全成熟而 " 破壁 ",提供新鮮的花粉。昆蟲將把花粉帶給另一朵花。
· 巨魔芋底下的部分是一個球莖,所以可以進行無性繁殖。
· 巨魔芋最早是由意大利植物學(xué)家 Odoardo Beccari(這小哥好帥……)在 1878 年于蘇門答臘發(fā)現(xiàn)的。
· 栽培的巨魔芋第一次開花是在 Royal Botanic Gardens at Kew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皇家植物園——邱園。
· 目前最高的巨魔芋花序記錄是由德國的 University of Bonn 于 2003 年創(chuàng)造的。
這貨其實很難養(yǎng),據(jù)說武漢引進的巨魔芋就以不明原因仙去了 ...... 北京植物園的三胞胎是十年以上的球莖開出的花,悉尼皇家植物園上一次有巨魔芋開花則是 2010 年,時隔十五年因而在當?shù)馗愚Z動。
關(guān)于魔芋屬,還有一些想說的。天南星科的魔芋屬(中國植物志及 FOC 寫作 " 磨芋屬 ")全世界共有 200 種,以東南亞為現(xiàn)代分化中心,廣布東半球,非洲及澳洲北部都有分布。我國一共 16 種,其中 7 種是特有種。大部分磨芋屬的種類都是花葉不相見的,長了葉子不開花,開花時不長葉。
魔芋屬的有趣之處就在于它們極為壯碩的附屬器,這點在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 上尤為突出。
這個屬最常見栽培的物種是花魔芋(花磨芋)Amorphophallus konjac,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魔芋凍和蒟蒻(音:舉弱)果凍的原材料。我們吃的并不是它最引人注目的花序,而是深埋底下的球狀塊莖。它的球狀塊莖富含多糖,纖維素多熱量少,所以近年來十分火爆。
野生的花魔芋只分布于云南,其它地區(qū)的花魔芋都是栽培中逃逸的。
還有,這張照片是我忍著極為強烈的惡臭憋氣拍的。花魔芋的臭氣如果湊近了聞完全不亞于巨魔芋的氣味,聞多了會讓人感覺什么都是魔芋味兒。
推薦去看其它幾種魔芋的照片: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、南蛇棒Amorphophallus dunnii、臺灣魔芋Amorphophallus henryi (簡直就是巨魔芋的縮小版)、東京魔芋Amorphophallus tonkinensis(魔芋屬少有的大萌物)、南非的 Amorphophallus richardsiae(也是重口味奇葩一枚)。
作者:余天一
本文來自果殼自然(ID:GuokrNature)
如需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 sns@guokr.com
歡迎轉(zhuǎn)發(fā)到朋友圈